和普京通话后,特朗普亲口认输,中国三年前的警告正在应验

 201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17 14:54

7月3日,向来以“赢家”姿态示人的特朗普,在镜头前眉头紧锁,亲口承认:“我对乌克兰战争的进展非常不满,今天和普京没有任何进展。 ”

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,堪称历史性时刻,过去几个月,他反复吹嘘“普京尊重我,尊重美国”,嘲笑拜登时期克里姆林宫对美国“毫无敬意”。 如今,这场长达一小时的俄美领导人通话,却以特朗普自信崩塌告终。

通话为何彻底失败?

俄方对通话的官方评价仅是“务实而具体”,特朗普的公开表态暴露了真相:他用了“相当长的电话”“谈了很多”铺垫,却急转直下抛出“非常不满”“零进展”。

这种自我否定与其风格判若两人。 就在几周前,他还宣称俄乌谈判即将突破,甚至承诺“半年内结束冲突”。

现实是,普京仅重复“愿意谈判”的外交辞令,未提出任何实质让步;美方期待的下轮谈判时间表,更是落空。

特朗普的挫败感源于根本性误判。 他试图用“交易逻辑”解决地缘冲突:威胁“停援乌克兰”逼泽连斯基妥协,放话“制裁俄罗斯”施压普京让步。

俄方早已看透这套把戏。 克里姆林宫6月下旬明确声明:任何强加给俄方的“最后通牒式方案”,或削弱其安全地位的威逼,只会关闭谈判大门。

48小时内两记耳光:战场戳破特朗普幻想

通话结束不到两天,两件大事让特朗普的“外交胜利论”沦为笑柄:

第一记耳光来自朝鲜。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证实,朝鲜正计划向俄罗斯增派高达3万名兵力,远超2024年派遣的1万余人。

如此规模的兵力投送,指向俄军在为大规模攻势囤积兵力,这与特朗普鼓吹的“降温态势”背道而驰。

第二记耳光来自乌克兰。 俄海军副总司令米哈伊尔·古德科夫海军上将在库尔斯克州前线指挥部遭乌军导弹精准斩首。 美国战争研究所还原现场:至少4枚导弹摧毁指挥中枢,这是开战以来对俄高级将领最致命的打击之一。

乌克兰选择此时动手,意图再明显不过:打断任何潜在谈判节奏。俄媒《塔斯社》愤怒宣称将报复,而朝鲜增兵与乌军突袭的“同步合奏”,彻底撕碎停火幻象。

中国三年前的警告,成了今日的预言

当西方还在谴责俄罗斯或哀叹特朗普失败时,中国早在2022年冲突爆发时就点明核心病灶:北约无节制东扩挤压俄战略安全空间,才是危机根源。

美国作为北约扩张的推手,一边扮演调停人,一边向战场输送660亿美元武器,注定“火上浇油”。

如今现实完全验证这一判断。 俄方多次强调“消除危机根源”是谈判前提,直指北约东扩;美国却要求俄军“单方面撤出乌克兰”,同时默许乌军使用西方武器打击俄本土目标。 这种矛盾让特朗普的斡旋沦为苍白表演。

军工复合体:绑架美国外交的“隐形巨兽”

特朗普的真正困境,不是“搞不定普京”,而是“摆不平背后的支持者”。 俄乌冲突三年间,美国军工巨头赚得盆满钵满:洛克希德·马丁股价因F-35订单飙升54%,雷神公司因“地堡炸弹”热销利润暴涨82%。

北约内部的军工利益链已成停战最大阻力。 欧盟近期宣布投入1500亿欧元打造自主国防工业,将美国公司排除在外,恰恰暴露了美国军工集团借冲突扩张市场的野心。

特朗普曾高调批评F-35项目“失控”,却无力撼动军工游说体系,五大军火商过去8年向国会议员捐款超8700万美元,牢牢捆绑美国政策。

霸权逻辑的黄昏

特朗普在镜头前的皱眉,是“交易艺术”在地缘政治铁壁前的惨败。 当朝鲜3万援兵开赴前线、乌军导弹斩首俄将、军工巨头股价因战火飙升时,中国三年前指出的“安全不可分割”原则,正以最残酷的方式验证:霸权主义的旧剧本,该翻篇了。#图文打卡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