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6日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,开拓者对阵鹈鹕的第三节,杨瀚森在弧顶接到传球。 鹈鹕替补席大喊:“放他投! ”——毕竟前两场他的三分合计5投0中。但这一次,杨瀚森毫不犹豫起手,篮球划出高弧线空心入网。 场边球迷瞬间沸腾,有人举着“中国约基奇”的牌子疯狂摇晃。 这一幕被NBA官方镜头捕捉,赛后成了社交媒体热门片段。
整场比赛,杨瀚森出战27分钟,13投6中,三分球6投3中,砍下15分3篮板2助攻2盖帽。单场命中3记三分、得分创新高,对面鹈鹕主力中锋米西却只有11投1中的尴尬数据。 赛后更衣室通道挤满球迷,欢呼声持续到他消失在球员通道尽头。 ESPN记者斯皮尔斯发推直言:“我彻底被杨瀚森征服了! ”
这样的爆发并非偶然。 就在三天前对阵灰熊时,杨瀚森刚上演一记隔人暴扣,美媒惊呼:“中国约基奇是有弹跳的! ”灰熊球员扎克·伊迪赛后主动为他站台:“他是中国的骄傲,我们大个子要团结。 ”而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在场边向解说员透露:“我们关注他两年多了,他的传球和对抗欲是天赋,教不来。 ”
逆袭的选秀路:从“C-评分”到16顺位
时间倒回两个月前,美国媒体给开拓者的选秀评分只有“C-”甚至“D”。 当时杨瀚森的预测顺位还在次轮末段,ESPN将他排在59位。 但一切在芝加哥联合试训后逆转:杨瀚森的体测数据碾压了去年乐透秀。 3/4场地冲刺3.38秒,比克林根快0.08秒;折返跑3.01秒,追平伊迪纪录。 原地纵跳66厘米,助跑起跳76厘米——一个2米18巨人的动态天赋让球探大跌眼镜。
震撼的是试训表现。 开拓者是他试训的首站,随后一个月他飞越38708公里,完成14支球队的单独试训。 在国王队的对抗赛中,他高位策应连续助攻队友空切,现场球探笔记写着:“2米18的进攻发牌机”。 选秀专家吉沃尼当时就预言:“他的传球视野配合身高,是十年一遇的特质。 ”最终在生日当天,杨瀚森身着白西装走上选秀台,成为姚明、易建联之后中国第三高顺位球员。 开拓者副总经理麦克·施密茨透露:“两年前我们就派人去青岛考察他了。 ”
技术争议:手型差却投出50%三分命中率
前NBA神射手、三分大赛冠军莱格勒在7月18日的播客中直言不讳:“我不喜欢杨的投篮手型,但不得不承认——他的手感太柔和了。 ”这位生涯三分命中率43.1%的老牌射手解释道,真正的投篮天赋在于“深度感知力”:“球离开手指的旋转、弧线、落点,这些是教不会的。 杨有这种本能,哪怕他以前很少投24英尺三分。 ”
数据印证了这一点。 夏季联赛四战场均11.7分,三分命中率从0%飙升至37.5%。 对阵鹈鹕的3记三分尤其关键,其中两球是在鹈鹕追分阶段命中。 有趣的是,杨瀚森赛后坦白:“其实我违抗了教练! 他让我挡拆顺下,但我不想动了,直接在三分线给他惊喜。 ”这种自信让《波特兰导报》记者调侃:“他的传球值90分? 三分现在也值80分了! ”
传球魔术师:20岁指挥27岁老将
莱格勒在解说席目睹过经典一幕:杨瀚森快攻中接球,立刻手指左侧底角示意队友落位,接着虚晃一传给空切队友造犯规。 “20岁中国菜鸟,刚来三天就敢指挥27岁老将跑战术! ”莱格勒在播客中感慨,“夏季联赛很多二年级生,但杨的球场洞察力比所有人都强。 ”数据佐证了他的判断:前三战场均3.3助攻,对阵灰熊时送出5次精妙传球,包括一记纵贯全场的四分卫式长传。 NBA官方账号特意剪辑他“不看人背传”的视频,播放量破百万。
难得的是对抗欲。 莱格勒发现杨瀚森首个进攻回合就主动找身体接触:“菜鸟中锋通常会被老将撞胸口试探,但杨直接顶回去,还利用对抗转身创造传球空间。 这种强硬在国际球员里太罕见了。 ”比卢普斯也证实:“现在NBA内线要么冲击别人要么被冲击,他选择前者。 ”
技术碾压伊迪? 名嘴对比引爆争议
当莱格勒说出“杨瀚森技术比扎克·伊迪好得多”时,节目评论区瞬间炸锅。 他列举关键差异:伊迪靠减重适应NBA节奏,但杨的传球天赋与脚步技术是天然优势。 “伊迪去年让我打脸了,他能练出机动性。 但杨的高位策应、手递手创造力、转身脚步——这些伊迪练不出来。 ”数据对比很直观:伊迪新秀年场均11.2分7.4篮板,助攻仅1.3次;杨瀚森夏联助攻率21.7%,接近伊迪三倍。
不过杨瀚森也有明显短板。 对阵鹈鹕时,13号秀奎因用脚步多次单打他成功,暴露横移弱点。 篮板更是问题——四战场均仅4.3个,对位米西那场只抢到3个篮板。 莱格勒点破要害:“他防守挡拆太鲁莽,再这么打每晚得5次犯规。 ”
征服NBA的“非常规武器”
开拓者的战术板正在为杨瀚森改变。 买断状元艾顿、边缘化罗伯特·威廉姆斯后,球队明确要他搭档克林根组成“双塔实验”。 美媒ClutchPoints分析:“杨的防守潜力已超小萨博尼斯和申京,换防能力是现代NBA稀缺品。”
球队对他的重视肉眼可见:比卢普斯在夏季联赛暂停时,亲自拉着他画战术;训练师要求他每日加练300记三分,目标是将命中率提到34%以上;体能组则定制“10分钟高强度套餐”,解决姚明、易建联都未能突破的出勤率魔咒。
当杨瀚森在更衣室说出“要带动更多中国球员走出去”时,窗外拉斯维加斯的霓虹刚亮起。 这座城市见过太多流星般的希望,但这次,一个20岁中国中锋正用传球和三分写下新剧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