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紧盯8天!山东舰西太演练230架次,自卫队飞机拍到手软

 153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13 20:54

一份来自东京的官方通报,最近搅动了西太平洋的舆论场。主角,却是我们的航空母舰山东舰。

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,也就是他们的联合参谋部,发布了一份跟踪报告。报告内容很直白,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,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了长达8天的演训活动。

核心数据更值得玩味,这8天里,山东舰的舰载机起降次数,约230架次。

另一边,日本方面的反应,那叫一个“尽职尽责”。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轮番上阵,对山东舰编队进行了全程、高强度的跟踪、监视和拍摄。

一、“御用摄影师”日本,拍到了什么?

可以说,我方在台上唱戏,日本方面则主动给我们搭好了台子,还兼职当起了“御用摄影师”。

我们的山东舰,是这片广阔海域演练场上从容不迫的主角。而日本自卫队,则动用了不少家当,来为我们做记录。

根据日方自己公布的信息,海上自卫队派出了“出云”号直升机航母,进行近距离的持续监视。要知道,“出云”号可是日本未来的准航母,被他们寄予厚望。

天空中,日本航空自卫队的P-1和P-3C反潜巡逻机,更是像上班打卡一样,天天过来报到。

他们拍到了什么呢?他们拍到了山东舰飞行甲板上,一派繁忙却井然有序的景象。他们拍到了歼-15“飞鲨”舰载战斗机、空警-500预警机、直-18和直-9直升机,频繁起飞、降落的实战化场景。

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。日本这种贴身紧逼式的监视,恰恰是从第三方的视角,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航母真实战斗力的绝佳窗口。

他们越是紧张,派出的飞机舰船越多,照片拍得越清晰,就越是帮助我们向外界证明了,山东舰的训练水平有多高,战备状态有多好。

二、230架次,这个数字的含金量

8天,230架次。

这个数字,不是一个简单的统计。它背后,是实打实的战斗力。简单计算一下,这意味着山东舰平均每天的舰载机出动强度,接近30架次。

在远离本土的深海大洋上,能保持如此高强度的出动节奏,这本身就体现了航母战斗群极高的协同水平和保障能力。

这其中包括了飞行员的能力、飞行甲板舰员的调度和操作能力、弹药油料的补给能力、舰机融合的指挥能力。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

更何况,这次演训,山东舰不是单枪匹马在战斗。

根据日本方面的通报,随行的编队阵容堪称豪华。其中,就有被外界称为“亚洲最强驱逐舰”的055型万吨大驱,还有052D型导弹驱逐舰和901型综合补给舰。

这是一个攻防一体、具备强大区域防空和对海、对陆打击能力的完整作战体系。整个编队在西太深处拉开架势,进行的就是高水平的体系对抗演练。

这些信息,都不是我们自己说的。是日本防卫省,一笔一划,清清楚楚写在他们的官方报告里的。用对手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实力,这或许是最好的“官方作证”。

三、从惊弓之鸟到习以为常,日本需要新心态

坦率地说,中国海军航母编队穿越岛链,进入西太平洋训练,早就不是什么爆炸性新闻了。这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。

回想几年之前,辽宁舰首次前出西太的时候,日本舆论那种“如临大敌”的紧张气氛,还历历在目。

而现在,从辽宁舰到山东舰,一次又一次地前出,日本方面也从最初的“惊弓之鸟”,慢慢过渡到了如今的“常态化围观”。

这个过程,其实就是日本心态被迫适应的过程。他们需要明白一个事实,西太平洋不是谁家的后花园,所谓的第一岛链,更不是什么牢不可破的封锁线。

中国海军要发展,要走向深蓝,这是维护我们日益增长的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,也是一个主权国家理所应当的权利。

我们的航母编队在国际法允许的公海海域进行训练,合理合法,无可指摘。

日本方面与其天天这样兴师动众,派出飞机舰船搞得自己人仰马翻、疲于奔命,还不如早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学会习惯身边这位邻居的正常活动。

最后,怎么看?还是粗浅三点吧。

第一,战斗力是练出来的,不是摆出来看的。山东舰这一次,用日本人都全程看在眼里的高强度演练,用无可辩驳的事实,强有力地回击了外界一度对中国航母“只是个空架子”的质疑。事实证明,我们的航母不仅出得去、走得远,还能在远海一线,保持高水平的实战化运转。

第二,日本的全程“陪跑”,暴露的是一种心虚,而不是所谓的实力。一支真正自信、强大的海上力量,对于他国在公海的正常军事训练,会保持专业的安全距离进行观察。而不是像现在这样,几乎是动员了大量海空力量来“围观”。这种过度反应,恰恰是其在变化的力量格局面前,实力和心态双重失衡的真实写照。

第三,西太平洋的“游戏规则”,正在被重新书写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这里是美国及其盟友说了算的地方。现在,随着中国海军,特别是航母力量的崛起,这个地区的力量天平,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。日本自卫队飞机“拍到手软”的景象,在未来,恐怕只会越来越多。他们,也该习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