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!《生万物》一结束,杨幂和赵丽颖又被推上“审判台”!

 118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30 11:49

《生万物》的播出,本应是演员杨幂一场精心策划的“正名之战”。

她毅然褪去明星光环,在开机前三四个月,就主动提出要去农村体验生活,自己一个月去农村待了20多天。

顶着素颜晒斑在地里干农活,就连指甲缝中都满是泥垢,试图以“毁容式演技”彻底撕掉“流量花瓶”的标签。

剧集开局也的确气势如虹,创下爱奇艺最快破万的纪录,收视与口碑齐飞。

然而,随着剧情推进,一场关于“烂尾”的质疑风暴却意外袭来,而杨幂竟成为了众矢之的,被指为“拖垮正剧的元凶”,甚至由此牵连出与赵丽颖的粉丝大战。

表面上看,这是一次演员转型受挫与剧集高开低走的典型案例。

但在我看来,将《生万物》的口碑下滑归咎于杨幂一人,是一场荒谬的“猎巫行动”和便捷的“甩锅”行为。

这场风波恰恰暴露了市场与观众对“流量”演员转型的苛刻与偏见:一方面呼吁他们突破,另一方面却又在他们努力突破后,将作品所有的缺陷优先归罪于其原罪——“流量”出身。

杨幂的表演或许并非完美,但绝非“烂尾”的祸源,真正的症结在于剧作本身后期出现的叙事失衡与人物崩坏。

杨幂在《生万物》中的演技确实是有很大的进步,表情也不像之前那样刻板,她吃亏就吃在长相上,太现代化了。

尤其是她的鼻子和嘴巴,一看就是现代剧的职场精英,还有她的声音太有特色了,听着没有农村那种朴实感,很多网友都表示看着出戏。

在与倪大红、林永健、迟蓬等老戏骨同框时,差距确实存在。

杨幂的表演有功有过,但非罪魁祸首,她为角色的付出,她的“毁容式演技”是一种积极的转型姿态,其努力不容抹杀。

然而,将剧集整体口碑的崩坏归因于一位演员演技的不完美,是逻辑上的偷换概念。

她的表演或许未能为剧集增光添彩到极致,但后期剧情的崩坏和人物的扁平化,才是让观众失望离场的根本原因。

指责杨幂“拖垮”整部剧,无疑是将复杂的创作问题简单化、情绪化了。

剧集本身的问题被讨论时,战火却莫名引向了赵丽颖,传出“赵丽颖本是宁绣绣第一人选”的消息,从而引发两家粉丝的“恶意互撕”甚至“P图”骂战。

这本质上是娱乐圈长期以来的“‘85花’的博弈”思维在作祟,正如《酱园弄》的“女二之争”一样,是片方或舆论惯用的引流策略。

这种讨论完全偏离了《生万物》作品本身的质量探讨,变成了粉黑大战的狂欢,进一步掩盖了剧集“烂尾”的真正原因。

《生万物》的“高开低走”是一场令人遗憾的创作事故,其核心在于后期叙事节奏的失控、人物弧光的断裂以及仓促的结局。

杨幂在本剧中的表现,是一位努力寻求转型的演员交出的一份有突破但也有缺点的答卷。

她理应接受针对其演技的合理批评,但不该成为整部剧失败的“替罪羊”。

这场风波深刻地揭示了一种畸形的评价体系:市场既渴望“流量”演员转型以提升剧集品质,

却又在他们尝试时,带着放大镜审视其缺陷,并乐于将作品的其他所有问题都算在他们的“流量”原罪上。

最终,我们讨论的不再是《生万物》为何虎头蛇尾,而是杨幂和赵丽颖谁更好这种无谓的话题。这出闹剧,没有赢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