档案解密:中国武术高手在珍宝岛的特殊战斗

 184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22 20:10

中国武术高手在珍宝岛激战

贺龙与周恩来、陈毅等出席军事表演。

我国体育领域与军事领域有着深厚的渊源,这源于首届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背景。胡领虽未与贺龙元帅有直接交往,却从其教练那里听闻了贺龙的一些轶事。贺龙元帅对摔跤并非特别关注,但他对射击情有独钟,摔跤队与射击队相邻,因此两人时有见面。生活中的贺龙元帅,与“贺胡子”的剽悍形象截然不同。以下是他两个显著特点的描述:首先,他风度翩翩。从照片中可见,贺龙元帅的衣着总是得体合身。他手艺高超,甚至亲自改制衣物,这一点鲜为人知。值得一提的是,后来的围棋选手沈果孙也具备此技能,陈毅将军便戏称他为“沈胡子”。其次,贺龙元帅幽默风趣。在二方面军与四方面军的较量中,一位将军败给了许世友。贺龙元帅为这位老部下鸣不平,便带他到摔跤队学习,获得了摔跤绝技。在一次会后,这位将军趁许世友不备,将其摔倒在地,随后登上贺龙的车逃离现场。这一幕成为摔跤队中的一段佳话。

体育与军事的首次深度合作,可追溯至1960年的全国性饥荒时期。当时,国务院直接部署,将射击队与24军摩托化团联合行动,奔赴内蒙古地区猎捕黄羊,以保障北京市民的肉类供应。许多如今六十岁左右的北京市民,仍能回忆起当年内蒙古黄羊肉的美味。而胡领参与的此次行动,便发生在1968年的寒冷冬日。

在那个中国与苏联关系紧张的时期,胡领刚刚跻身省队,便与两名队友一同,被突然选送至现今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,开启了他们短暂的军事训练生涯。

扎兰屯

扎兰屯,地处大兴安岭西侧,曾是沙俄东清铁道员工的休憩之所,风光旖旎,人口稀少,亦是中国军队抵御满洲里苏军侵袭的关键基地之一。此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张学良部曾在此与入侵苏军展开了一场激战,双方投入的军队数量均超过十万,梁忠甲坚守扎兰屯三月之久,终因寡不敌众,兵败被俘,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“中东路事件”。苏炳文抗日之举,亦始于争夺扎兰屯之战。其南方的成吉思汗地区,在60年代藏匿着我国当年机动性最强的装甲军(有观点认为,其部署目的或许并非单纯的防御,而是一旦东北局势有变,便可直接威胁至后贝加尔的西伯利亚大铁路。苏联在珍宝岛问题上不敢轻举妄动,也与对这条重要动脉安全的担忧有关,实乃投鼠忌器)。

虽未正式入伍,却身着军装,参与训练。然而,训练内容并非射击,而且不得透露个人经历,更不允许询问他人背景。尽管明令禁止询问,胡领却敏锐地察觉到,除了队长和分队长,其他“兵”个个身怀绝技。整个基地共有四十余人。

经过数日的训练,胡领逐渐显露出几分军人的风范,随即便有人将他“邀请”至政治部。胡领回忆,那里有一座颇为华丽的吊桥,应是俄国人的杰作。正是在那里,他才得知自己将被分配至一个特殊的边防巡逻队,其使命,便是——击退敌人。

打老毛子。

昔日,位于黑龙江东北边陲的珍宝岛,两国巡逻队频发冲突。彼时,双方尚未至动用枪械的地步,冲突起初仅停留在言辞争执,由于语言差异,双方根本不听取彼此的观点。外国媒体将其称为“聋子的战争”,这名字确实颇为贴切。随后,苏联方面不再言语,而是每人携带一根大棒,遇人便打,行为极其粗鲁。我国方面既因措手不及,又因未接到还击命令而不敢反击,结果遭受重大损失,不仅人员被打伤,更有十余支枪支被夺走。

报告传来,沈阳军区顿时陷入一片慌乱,既蒙羞又失枪,这该如何向上面交代?尽管我们不怕动用枪械,中国士兵当时的军事素质确实出众,但在肉搏战中,我们的士兵在身体素质上却处于劣势。苏联士兵普遍身高超过1.8米,营养状况极佳,如同健壮的黑瞎子一般,而我们士兵的平均身高要矮上十公分,体重更是相形见绌。即便我们能在一次战斗中取得胜利,也难以保证未来不会再次遭受损失。军区遂决定,若战则必战,且要让苏联人深刻体会苦涩,以此警示下属部队。我们要求士兵们即便遭受攻击,也必须坚持不还手、不还口的原则。为此,巡逻队成员需定期更换,并与体委取得联系,将胡领等人调至扎兰屯。

提及珍宝岛,实则“历来属于我国的神圣疆域”,地势开阔,人烟稀少,军事意义并不显著。然而,争端为何产生?近期研读苏联相关文献后,方悟其缘由,原来与大马哈鱼有所关联。客观而言,苏联此举似乎是出于对财富的觊觎。

珍宝岛

昔日,乌苏里江于珍宝岛之东西两侧各汇成一条支流。东北侧为主航道,水流湍急,深不可测;西南侧则与我国本土相隔千里,在枯水期甚至可徒步穿越。若以主航道为界,珍宝岛自当归属我国。然而,问题在于江中游弋的大马哈鱼并不听从安排,这些珍贵的经济鱼类,其传统的洄游路径恰在珍宝岛西南侧。若我国在此地布下天罗地网,悉数捕获,俄方人唯有望江兴叹。大马哈鱼的鱼籽,正是俄罗斯闻名遐迩的“鱼籽酱”之主要原料(苏联时期对里海地区的过度捕捞导致产量锐减),因此,俄方对此垂涎欲滴,坚决主张将主航道划定至西南侧,从而引发了双方的激烈争执。我国人民将此问题提升至国家尊严的高度,坚定地寸土不让。

我曾与少数民族的朋友一同在松花江畔垂钓,于江面凿出一方四角的冰窟,尺寸约为二尺。我们站立于旁,将钓饵放入其中,无需鱼竿,只需轻轻扯动钓线,便时有鱼儿上钩。遗憾的是,那次我们似乎并未遇到好运。尽管朋友每天都能收获三至四条三花五罗,但在那午后,我们却一无所获。他为此感到十分过意不去,于是将带来的晒干大马哈鱼与我分享。那大马哈鱼晒干后长达七八十公分,鱼肉呈现出麦穗般的色泽,看起来十分诱人。然而,当我们把酒放在冰面上,入口时却只有冰冷的触感,其他味道似乎都消失了。即便是辣味的酒,也只让人感受到冰凉,这确实有些奇怪。

言归正传,胡领的那番话系个别私谈,其表面目的在于维护机密,而深层考量则是以防万一有人落难被俘,他人也不至暴露。胡领之所以被选中,是因为他本乡本土,业务能力出色(具备战斗技能),未曾在国际舞台上亮相,并且他还是一名党员。实际上,这些“士兵”平日里相互之间充满好奇,最终还是有多人露出了真实身份——他们原本是东北各地运动队的摔跤、柔道和武术选手,甚至还有一个举重运动员。(没有拳击手,因为那时拳击已被取缔。)他们的基本条件与胡领相仿,而且队伍中还有一些军人,如胡领的直接上司,他就是一名正宗的军官。然而,他家族历代都是长白山某拳派的掌门人,因此也被纳入其中。对于这次任务,这些年轻人既感到紧张又充满好奇,跃跃欲试。当然,对他们进行军训,也是为了避免引起苏联人的注意。

不久之后,他们便乘坐了一辆闷罐车,抵达了黑龙江的鹤岗。紧接着,他们被分成两队,一队前往绥滨,另一队则前往萝北。胡领带领的那一队目的地正是萝北。

足球选手,最佳条件是罗圈腿搭配乒乓球拍般的脚掌;拳击手,则需耳朵小巧、脖子短粗;摔跤选手,手要大;体操选手同样需要大手,但个子要小。然而,萝北地区却找不到合适的手套,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,这简直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。

边防战士们迅速察觉了这一情况。他们的热情与忠诚同样令人敬佩。在萝北至虎林的途中,两位战士主动将自己的衣襟披在受伤战士的身上,为他提供温暖。随后,他们还特地从哈尔滨为摔跤手们订购了大号的军用手套。

乌苏里江流域动荡不安,黑龙江沿岸亦是惊涛骇浪,一日数惊。抵达的当晚,战士们尚未安顿入睡,警报声便此起彼伏,更有信号弹在夜空中划破寂静。战士们迅速从睡梦中惊醒,跃出营房,依照指挥员的命令,紧张却有序地进入各自阵地。胡领和其他人匆忙穿戴,也紧随其后,心中难免有些忐忑。队里的一位老兵见状,便安慰道:“别怕,这是演习。”众人才逐渐镇定下来,一同跌入寒冷的雪地。对岸苏军的探照灯径直照向封冻的江面,灯光急促地晃动着,令人心惊。

此刻,地面突然轻微颤动,伴随着格拉格拉、轰隆轰隆的声响,众人皆感惊愕。我国军队前沿并未部署坦克,而这阵声响却源自后方,难道是苏联红军已成功迂回至我方身后?!胡领回忆起当时最遗憾之事,便是未能为他们配备武器,如此手无寸铁,岂不是成了任人宰割的活靶子?

庆幸的是,半小时后,演习宣告结束,我们返回营房。途中,有人发现一长串铁制巨兽,定睛一看,竟是东北建设兵团的拖拉机。那“坦克”般的威势,正是它们的杰作。原本以为只是吓唬敌人,却未曾料到,此举竟也惊吓到了我们自己人。

经过数日的磨炼,每日的对练不断,更有一次,侦察连突然发起突袭。胡领表示,虽然我国侦察兵在功夫上并非顶尖,但他们的招式却极为狠辣、实用,尤其是那些直击要害的招数,往往让人防不胜防。起初,选手们略显拘谨,交手时不少队员都遭遇了挫折。然而,随着战斗的深入,侦察兵们也遭遇了苦战。究其原因,练武之道,从挨打开始。只有先学会承受打击,才能学会进攻。因此,尽管遭遇攻击,运动员们并未倒下,反而激发了斗志。长白山拳派的掌门师兄率先发力,一记弹腿将侦察兵队长踢入雪堆。随后,众人各展所长,迅速扭转了局势。两分钟后,演习紧急结束,他们目睹了一位武术选手拿起铁锨...

数日之后,他们抵达了虎林屯,并被引荐给了杨参谋,这位将成为他们未来巡逻队长的将领。在一张硕大的沙盘前,他向他们传授了作战的策略。边防军的沙盘设有两个版本,一真一假,唯有指挥官方能辨识其中的差异。此举源自于我国在与印度交战中的经验总结。记得当年印军第七旅溃逃之际,我方不仅缴获了他们的作战沙盘,更是沿着线索在敌方防线的中部成功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,这成为我军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。相较之下,我国军人绝不会有印度那样愚蠢的行为。

杨参谋的指令概括为三项关键要点。首先,他强调绝对的服从命令,唯有在接到命令后方可行动,不论是进攻还是撤退,务必迅速执行。其次,行动中必须避免造成人员伤亡,即便遭受重伤也非致命,但携带武器归来则是必须的。再者,撤退途中切勿迷失方向,一旦误入歧途,后果不堪设想,“误越江界即按叛国论处”——杨参谋如是告诫。至于战斗的具体方式,无论是练就空手道还是精通猴拳,均由个人自行决定。此外,杨参谋还宽慰他们不必忧虑安全问题,指出西岸江畔已埋伏有一排神枪手,若苏联人胆敢开火,必将令他们无一幸免。

未轮到展示神枪手技艺。

翌日即将执行巡逻任务,共有二十名人员参与,其中包括十名经验丰富的边防战士。由于人手紧张,加上传统巡逻规定禁止携带武器以防苏联人觊觎(避免武器被夺),导致一些擅长器械的武术队员未能入选,年轻人们焦急万分,甚至有人提议直接用拳脚与杨参谋过招,声称即便没有武器,岛上也不乏树木可供挥舞。尽管如此,最终这一请求并未获准。幸运的是,胡领的名字还是出现在了名单上。当然,撰写决心书、发表鼓舞人心的讲话等例行程序也必不可少。

踏上冰层,穿越了封冻的南岸支流,巡逻队顺利抵达珍宝岛。近期,中国巡逻队在岛上行动时格外谨慎,巡逻路径大多紧邻江畔,旨在避免与苏联巡逻队发生正面冲突,同时便于迅速撤离。今日,恰逢苏联巡逻队例行巡视之日,我方巡逻路线却有意向东方延伸,与苏方路线有所交织。

身着戎装,巡守在祖国边疆的防线之上,让人感受到一份崇高的使命。那时的胡领尚年轻,怀揣着与“帝国主义”一决高下的豪情,内心激荡如火焰般燃烧。环顾四周,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,每个人的面颊都泛着红晕,可见内心的激动之情。然而,众人却沉默不语,杨参谋领队,区队长殿后,步履坚定,不发出一丝声响。大家心中焦急,仿佛度日如年,期盼着苏联友军的到来。

提及曹操,曹操便至,恰似天降神兵,一瞬之间,一群魁梧的苏联士兵从一座小丘之后现身,领头的竟是一位跛足者,众人手中均握着粗大的棍棒。据悉,这位跛足者或是苏联的伊万上尉,他在珍宝岛保卫战中英勇牺牲。然而,这一说法尚需进一步核实。

胡领他们固然对这位声名狼藉的跛脚者有所耳闻,但似乎他的跛行与我国边防并无瓜葛。他并非苏联寻常军官,而是克格勃的一员。当年冰封时节,冰面上并无明确国界,我国边民,尤其是那些对当地地形不甚熟悉的知青,若是不慎越界,便会被苏联军队拘捕。而负责审讯的,正是这位跛子。他手段残忍,一旦被捕者不愿承认叛逃身份,拒绝为克格勃效力,便必遭重创,沦为残废。胡领他们曾目睹过一份资料,记载了一位青年被这跛子用烧红的铁钳将所有牙齿生生烙毁,满口神经暴露在外,仅是喝一口水,便足以痛得昏厥,而我方将其接回后,重新拔牙的过程也让他痛不欲生。

苏联人数虽略胜一筹,然而他们显然对我国的军队竟敢深入至此感到措手不及。面对这一情况,他们既感惊讶,又生恼怒。那名跛脚指挥官一声吆喝,口中嘟囔着,苏联士兵便纷纷涌上前来,猛扑而至。

数名运动员当场愣神,全然忘却了既定的战术部署。杨参谋一边高声向苏联士兵呼喊,“此地乃我国神圣领土…”,一边不停地挥手,示意众人迅速后退——此举正是事先精心策划,旨在将苏军引诱至我方阵地,以便痛痛快快地一搏。

我国边防部队转身撤退,苏联士兵的嚣张气焰瞬间高涨,他们大声呼喊着追击而来。看来,在他们看来,只有将我国军队驱逐出岛屿,才能算得上完成了使命。

奔跑间,杨参谋不忘叮嘱众人:“听从我的号令,待我一声令下,各位便一同发起攻势!”

此言一出,却引来了麻烦。队伍中有一位来自少数民族的摔跤高手,他的汉语水平并不高,对前文并未完全领会,却对“打”字印象深刻。正当他人纷纷后退之际,他已“噢”的一声,迅速翻身扑上,将头上的苏联士兵打了个措手不及,对方未能稳住步伐,被他一个背摔抛出。紧接着,第二位苏联士兵挥棒欲击,他却巧妙地扭住了对方的腕子,再次将其干净利落地扔向了冰面。

原定计划是将苏联士兵诱入一片荒凉的枯树林,使他们不明不白地丧命。然而,如今这一切都被这位蒙古青年男子搅得面目全非。杨参谋不住地跺脚,这无疑是在惊扰蛇穴!尽管如此,他也只得下达命令:“行动!”随着一声怒吼,队员们如同脱缰的狼群般猛扑而去。

幸而苏联人的思维较为僵化,加之近期中国军人的步步退让,使得他们傲气十足,毫无退缩之意,依旧勇猛地冲了过来。在这冰封的战场上,一场激烈的搏斗就此展开。

这场战斗显然呈现一边倒的态势,中国军队在西岸巧妙地布置了一台摄影机,记录下的画面宛如成人与孩童间的较量。然而,看过影片后,从专业视角来看,众人的共识是动作显得失真。那位蒙古摔跤手似乎忘却了在摔跤队所学的高超技艺,他的动作充满了草原那达慕的粗犷气息。在摔跤结束后,他还不忘向对手鞠躬行礼。另一位选手似乎将所有招式都抛诸脑后,只记得反复施展“德克勒”、“勒克德”和“克德勒”这三招,仿佛仅此一招在心(若听胡领亲自讲述,其精彩程度不亚于张慧所述。我当时的思绪不禁飘向金庸《射雕英雄传》中的郭靖,以及他那一招“亢龙有悔”)。

我国选手的技艺迅速彰显,其中摔跤手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,连续完成大背摔,将苏联士兵如布袋般抛向空中。然而,真正冷酷无情的当属擅长擒拿的武术高手。平日里,他充当大家的按摩师——苏联人一旦落入他手中,便如同落入地狱。他专挑关节下手,一旦抓住胳膊便夺环,触及腿部便卸膝,若是对准头部,更是能摘下巴。他出手沉稳,但每次交手都让对手无法站立。

胡领何在?他确实采取了行动,但他的首要目标竟是杨参谋。

胡领解释道:“大家都动手了,我只能硬着头皮挡在他前面,实在过不去,心里急得不行。干脆来个狠的,抓住他脖子一扯,再用力一扭他的腿,这样就能将他摔倒在地,把杨参谋制服。”

终究是迟了一步,待他赶到,苏联士兵已完全溃散。他猛地向一名正逃窜的苏联士兵扑去,那名士兵比他高出整整一头,却丝毫没有交战的意图。他一边挥手一边呼喊:“涅特,涅特”——这是苏联语中“不”的发音——然后转身就逃。不料,他一个不小心,脚绊在了树根上。

未待他倒地,胡领迅速伸出右手,紧紧扣住了他军大衣的领口。苏联人的“谢谢”尚未出口,胡领便用左手轻轻一拉,抓住大衣的下摆,猛地一甩,便将那名战友高高抛起,将他掷向远方。

在苏联人中,唯有那位跛脚者幸免于难。他行动不便,落后于众人,察觉到形势不妙,即刻转身逃跑。我们两名士兵紧追不舍。尽管他腿脚不便,但速度却不慢,显然克格勃的训练是相当严格的。眼见就要追上,跛脚者机智地顺着冰坡滚落,前方正是江面。记得“跑过江面即按叛国论处”,我们只得放他离去。

在这场战斗中,我方将士毫发无伤,令苏联边防部队为之震惊,对中国边防军的战斗力钦佩不已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整个交战过程在辽阔的雪原之上展开,双方的动作都历历在目。以往,我国军队之所以不轻易动手,实乃严守纪律所致;然而一旦交锋,其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便显露无遗。

苏联阿穆尔军区发布了一道指令,自此起,巡逻行动中禁止与中国军队发生此类“愚蠢的交锋”。双方的关系重新回到了“聋子的对抗”状态。对于我们来说,在表彰运动员的同时,还意外获得了情报:缴获的苏联枪支中竟然空无子弹。结合其他情报分析,中央得出结论,苏联并未打算在东北西伯利亚地区发动大规模武装冲突,这一发现为收复珍宝岛坚定了我们的决心。

这便是我所了解的我国摔跤选手在珍宝岛上的英勇之战。衷心期盼那些曾亲身参与此次战斗的资深战友,能够分享更多详尽的往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