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非洲的红土砂铬矿,那真是老天爷赏饭吃,资源太丰富了,尤其集中在南部和东部。南非(Bushveld杂岩体周边风化壳)、津巴布韦(Great Dyke风化带)、马达加斯加、坦桑尼亚这些地方,跑一圈下来,感受最深的就是:规模巨大,风化彻底,但“泥性”差异显著。非洲大陆气候和地形地貌变化太大了,这直接反映在矿石特性上。
干旱半干旱地区(比如南非、津巴布韦的部分高原矿),矿石相对干爽,含泥量低,砂感强,甚至有点松散。而靠近赤道的热带雨林地区(比如西非沿海、中非、东非沿海低地),或者河床、沼泽边缘的矿床,那矿石挖出来就是一团烂泥,黏性极大,水分超高,雨季更是噩梦。这种巨大的差异,直接决定了加工流程和设备选型不可能千篇一律。在非洲干选矿,必须“因地制宜,看泥下菜碟”。
流程的核心目标是不变的:有效脱泥、充分解离铬铁矿砂、高效分选富集。但实现路径要根据矿石走。
对于含泥量低的矿石(干旱/半干旱地区多见),流程可以简化高效:
前端筛洗脱泥分级: 首选振动筛或滚筒筛,配合强力高压水冲洗。振动筛效率高、处理量大,适合大型矿山;滚筒筛对矿石破碎作用小,运行平稳,适合中小规模或矿石易碎的情况。核心作用有三:a) 用水流冲掉矿石表面附着的少量泥土和粉尘;b) 按目标粒度(例如1-6mm)筛分出合格的铬铁矿砂;c) 将大块砾石和废石有效剔除。这一步是低泥矿的“清洁工”和“分拣员”。
核心重力分选: 洗净筛分后的合格矿砂,矿浆浓度调合适后,直接给入螺旋溜槽。利用矿浆在螺旋槽内流动产生的复合力场(离心力、重力、水流力、摩擦力),比重大的铬铁矿颗粒向槽体内缘富集,脉石被甩向外缘。通常需要1-3级分选(如粗选+精选,或粗选+扫选+精选)来达到理想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。螺旋溜槽是非洲低泥砂矿选厂的绝对主力,无动力、低成本、高处理量、效果稳定。
对于含泥量高、黏性大的矿石(热带雨林、湿地、深风化层矿常见),上面的简易流程完全失效。必须增加强力预处理环节:
强力擦洗解泥: 圆筒洗矿机是必备神器。矿石在筒内被扬料板反复提升、抛落、翻滚,承受高压水柱的猛烈冲击和矿石颗粒间的剧烈摩擦碰撞。其核心作用就是强力碎解泥团、剥离黏土包裹膜,使铬铁矿砂真正暴露和解离出来。没有这一步,泥巴会像胶水一样把矿砂裹住,后续所有工序都白搭。圆筒洗矿机的处理能力和洗矿强度选择,必须匹配矿石的泥性和黏性,在非洲高泥矿点,往往需要足够大的型号和足够的水压。
高效脱泥与分级: 洗矿机出来的物料是泥浆、净砂、砾石的混合物。必须立即用振动筛进行湿式筛分。振动筛在此阶段的核心任务:a) 快速、彻底地脱除洗出的细泥浆水(通过筛孔排入尾矿),这是保证后续分选效果的生命线;b) 筛分出洗净的合格粒级铬铁矿砂;c) 分离并抛弃未能洗碎的大块砾石废料。振动筛的高频振动是防止湿黏物料糊筛、保证筛分效率的关键。圆筒洗矿筛分一体机在非洲也有应用,特别是在空间受限或希望集中管理水路的场合,它将洗矿和筛分集成,减少了物料转运。
重力分选富集: 经过强力洗矿和高效筛分脱泥后的干净矿砂,流程回归到螺旋溜槽进行1-3次重力分选。此时矿浆中的泥质干扰已大大降低,螺旋溜槽才能发挥其最佳的分选性能,稳定地产出合格精矿。
非洲选厂的特殊考量:
水管理: 在干旱地区(如南非内陆),水是宝贵资源。洗矿和筛分环节需考虑水的循环利用(如沉淀池、浓密机回水),选用高效节水的喷淋装置。一体机在水循环方面可能略有优势。在雨林地区,水不是问题,但泥浆处理(尾矿库建设、防污染)是重点。
粒度控制: 非洲有些矿床风化彻底,天然细粒级(<1mm甚至<0.5mm)含量高。对于这部分物料,螺旋溜槽的分选效率会下降。有时需要在筛分阶段严格控制上限,或者对细泥部分(如果含铬)考虑采用摇床等更精细的重选设备,但这超出了基础设备的范围。主流还是确保合格粒级(如0.5-3mm或1-5mm)的高效回收。
耐磨性: 非洲矿石中石英等硬矿物含量可能较高,对洗矿机扬料板、筛网、螺旋溜槽内衬的耐磨性要求高。设备选材和日常维护要跟上。
总之,在非洲建设红土砂铬矿生产线,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。必须深入现场,摸清具体矿床的含泥量、黏性、粒度组成、气候条件,才能确定是采用“筛洗+溜槽”的简约流程,还是必须上“圆筒洗矿+筛分+溜槽”的强力脱泥流程。设备选型的核心依据就是“泥”,流程的复杂度和成本也主要由“泥”来决定。把泥的问题解决好,充分利用螺旋溜槽高效简单的优势,是在非洲成功运营砂铬矿选厂的关键。
#非洲红土砂铬矿#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恒诚砂金选矿设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