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越南之后,柬埔寨与美达成对等49%的关税协议,释放什么信号

 195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17 13:35

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助理代表萨拉·埃勒曼的线上会议刚结束,一则消息震动东南亚:柬美正式达成关税协议! 继越南之后,柬埔寨成为第二个向特朗普政府“妥协”的东南亚国家。

一、49%的关税威胁:柬埔寨的生死时速

2025年4月,美国对柬埔寨放出狠话:若不谈判,将征收49%的对等关税,这是东南亚国家面临的最高税率。 这把“大刀”直接砍向柬埔寨的经济命脉:

2024年,柬埔寨对美出口额高达127亿美元,占其总出口的40%,其中服装和制鞋占比72%。

金边一家服装厂算过账:若关税升至49%,产品在美国的售价将暴涨40%,工厂利润率从8%暴跌至1.2%,要么裁员30%,要么直接关门。

世界银行预测:若关税落地,柬埔寨GDP将下滑3.2%,25万人失业。 面对经济崩盘风险,洪玛奈政府别无选择,只能火速谈判。

二、协议内容:20%关税的背后,藏着三道“枷锁”

尽管具体条款尚未完全公开,但多方信息显示,柬埔寨的让步与越南模式高度相似:

关税从49%降至20%:看似“保命”,但仍高于此前接近零的税率,企业成本骤增。

严防“中国制造借道”:所有出口商品需提供原产地证明,材料70%以上须产自柬埔寨或美国,否则不享优惠。 美国点名要切断“中国货换标转运”的路径。

被迫采购美国货:柬埔寨承诺未来3年进口15亿美元美国大豆、玉米和工业设备。 这对本土农业是重击,2025年上半年,柬埔寨大米出口刚增长14.5%,美国农产品涌入将冲击农民生计。

隐蔽的条款是工资上涨:美国暗示将工人月薪从192美元提至214美元,进一步抬高企业成本。

三、洪玛奈的野心:经济优先,中美通吃?

洪玛奈政府将协议称为“里程碑”,但妥协背后是其更大的野心:

2023年8月上台后,他提出“2030年跻身中高收入国家”目标,一年内出访16国,推动237个投资项目落地,引资60亿美元,同比暴增220%。

中国仍是最大靠山:2024年中国对柬投资28亿美元,占其外资总额的41%,中柬铁路、西哈努克港特区等核心项目依赖中方资金。洪玛奈多次强调“继续深化对华合作”,甚至借东盟—中国自贸区协议为纺织品出口欧盟留后路(欧盟免税占比27%)。

四、代价浮现:短期喘息,长期隐患

协议暂避经济危机,但后遗症已显:

纺织业压力倍增:原产地审查迫使企业重建供应链,出口成本增加8%-12%。 美国还可能要求数据存储、知识产权等规则向美标靠拢,削弱本土产业竞争力。

农民与工人矛盾激化:美国农产品冲击本土市场,而工资上涨可能重演2021年纺织厂大罢工事件。

政治杠杆已交到美国手中:协议成为美国撬动柬埔寨在南海、人权问题上站队的筹码,一旦柬方不配合,美方可随时恢复高关税。

五、东南亚的连锁反应:越南、印尼、泰国集体入局?

柬埔寨的妥协加速了区域格局洗牌:

越南率先“交卷”:7月2日达成协议,对美出口统一征20%关税,但转运中国商品加征40%。

印尼紧随其后:7月4日,印尼首席部长艾尔朗加宣布将对1700多种美国商品实施近零关税,并开放镍、钴等关键矿产优先准入权,涉及340亿美元贸易额。

泰国紧急行动:柬埔寨协议公布后,泰国国家货运商协会主席他那功公开呼吁政府争取15%的税率,避免在鞋服、电子出口竞争中落后。

这场由美国主导的“关税重构游戏”,正将东南亚推入新的大国博弈场。洪玛奈的“经济优先”赌注能否兑现,取决于他能否在每一步妥协中,守住柬埔寨的自主性。#图文打卡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