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合肥,天色微亮,阳台上还能嗅到昨夜雨水冲刷过的空气,而我的手机已经收到了安徽省新一批招飞录取名单的消息。作为土生土长的合肥人,心里顿时一阵激动。那些承载着父老乡亲期盼与家国理想的名字,终于在今夏的热浪中,被一一唤醒。
我时常在菜市场或公交站,能碰到穿着校服奔跑的孩子。他们有的高举书包,有的低头疾步,青春的气息在晨曦下荡漾。如今,这其中的佼佼者——计扬帆、张恩泽、李瑞、王胜森……已跨过无数关卡,成为真正的“蓝天新兵”。合肥一中、第六中学、八中,还有远在长丰的衡安学校,密密麻麻的名字串联起这座城市隐秘而真实的脉搏。想到这里就忍不住笑——每个家庭的餐桌上,都该多了一份喜气,每个小区的楼道里,都该有人轻声说起“你知道么,咱小区的孩子飞上天啦!”
可这份荣耀,本就来之不易。鲜有人知晓,这一纸通知的背后,需要多少跋涉与自律。从小打篮球踢足球,体能早练起来。考试分数更是稳准狠,身体素质、心理测试、政审体检……每一步都得硬气。这哪里是普通高考生的十八般武艺?简直是打通人生任督二脉。
说到空军航空大学,咱这些七零后的叔叔阿姨啊,最喜欢拿“东北老航校”的故事串门。1946年创建,风雨兼程七十多年。什么“八一勋章”、景海鹏、张超、高井文,街坊聊起来如数家珍。那是真正的英雄本色,也是同一片蓝天下子孙一代代的榜样。看着这些名字加入那璀璨的星河,让人觉得这座城、这片土地,跟共和国的天空联系得紧紧的。
我总是相信,每个被点名的孩子,背后都有一个拼尽全力的家庭。父母趁早为孩子打点营养,冬雨酷暑往返补习班,一次也没松懈。等到消息定下,一个电话传十里,有的家里贴起了横幅,有的直接请了假回家庆祝。阜阳、六安、马鞍山、池州……省内外的亲戚圈、微信圈都被“恭喜”刷了屏。
更好玩的是,这次名单还留了空档——“欢迎补充”,咱安徽人特有的热情和包容又一次显现。许多家长、同学已经在群里乐呵呵地帮忙补全,把自家孩子的荣耀晒到网上,哪怕只是一行普通小字,背后也隐隐能听到欢呼的回音。
每次想到这些逐梦的少年,心里总会泛起藏不住的敬佩。蓝色的天空下,一批批新生代正用无数努力,练就钢铁翅膀,从校园飞向长空。而我们这些见惯了人间烟火的普通人,也在为他们的梦想送去最真切的祝福。
热烈祝贺所有即将展翅的安徽好儿郎。未来不管还有多少道关卡、多少席夜孤灯,愿你们都能怀着赤诚,踏云而上。等哪一天,在新闻或朋友圈,看到真正穿上军装的你们俯瞰大地,保护我们的蓝天,也请记得,这片家乡,总有一群最朴素的目光为你们守候。你们心里,谁是那个最影响你奋飞的“家里人”或者师长?欢迎在评论区讲讲自己的故事——让更多人知道,逐梦蓝天从未只属于个人的战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