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舰弹射歼-35后,美方媒体高度关注,鹰派人士纷纷感叹“太精彩了!”

 50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10-09 07:23

美国海军的鹰派人物汤姆·舒加特,面对中国福建舰的新动作,竟然在社交媒体上脱口而出“我的天啊,好球!”这可不是普通的感慨,而是美国军方实实在在的震惊和焦虑。究竟福建舰干了什么,让对手都忍不住叫好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这艘中国的新航母,到底做了哪些让世界瞩目的大事。

首先,福建舰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核心亮点,是它的电磁弹射技术。在外行人看来,航母弹射飞机不就是个弹簧大炮吗?其实,电磁弹射技术的门槛比你想象的高得多。美国福特号是全球第一批使用这项技术的航母,可问题也不少,比如系统容易出故障,平均弹射300次就要修修补补。福建舰呢?据公开数据,平均可以弹射1000次才会出问题,稳定性和可用性直接把美国甩开了不止一个身位。这背后依靠的,是中压直流加超级电容的储能方式,体积小,能量转换效率高,关键是不会像美国那样,一旦一条弹射器坏了,全船停工。这种技术上的细节突破,让外界很难忽视中国在航母领域的进步。

不过,福建舰的震撼不止于此。你看,以往航母就是一型舰载机起飞降落,福建舰直接玩起了“三型舰载机协同作战”。最近一次公开试验,歼-15T、歼-35和空警-600同场弹射起降,不少网友都说,看视频都觉得过瘾。有意思的是,这三型飞机不是随便凑数,而是互相补位,组成了全新的航母空中作战体系。歼-15T是重型战机,负责火力压制和空中格斗;歼-35则主打隐身突防,能悄无声息地完成战略攻击;而空警-600作为预警机,就是天上的指挥官,负责预警、引导和协同。三种飞机同时协同,等于航母在海上的“空军”形成了分工明确的立体作战系统,这种跨代组合在世界范围都相当罕见。

说到歼-35,不得不多聊两句。这款被外媒称为“中国版F-35C”的舰载机,最大的看点就是隐身能力强悍。它采用了先进的雷达吸波涂层和特殊气动外形,飞在天上可不是让雷达轻易发现的“肥羊”。更关键的是,电磁弹射让歼-35能“满油满弹”起飞。什么意思?就是不用在甲板上做取舍,可以带更多燃油和弹药,飞得更远、打得更猛。根据多家航空媒体测算,歼-35的作战半径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美军F-35C,意味着中国航母上的战斗机能在更广阔的海域发动攻击或防御。专家韩维就曾说,歼-35在福建舰上弹射成功,意味着中国海军终于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五代舰载机,实战能力跃升到一个新高度。

而说到航母编队的“最强大脑”,不得不提空警-600预警机。这架飞机虽然外形大,起落很考验技术人员,但性能上是航母群的倍增器。它能飞得比直升机更高,看得更远,能同时锁定和跟踪多批目标。更厉害的是,它不光能预警,还能指挥作战,给歼-15、歼-35下达作战任务,充当了海上的“空中司令部”。韩国、日本一些地区安全研究机构评价,空警-600让中国航母编队在网络化协同作战方面迈进了新阶段,真正实现了天上、海上、信息空间的三位一体。

那福建舰的整体战斗力到底怎样?模拟推演结果其实很让人吃惊。美国一些权威军事智库(如兰德公司)分析过福建舰的战斗群和尼米兹级航母的对比,说中国的福建舰战斗群综合作战效能已经达到美军尼米兹级的85%,而实际上在西太平洋的模拟推演中,福建舰编队有能力对抗2艘尼米兹级航母。这还没完,成本方面也给美国上了一课,福建舰战斗群的作战成本仅为尼米兹级的一半。也难怪美国军方专家一边赞叹,一边忧心忡忡,毕竟这意味着他们在亚洲海域的优势正在被蚕食。

福建舰服役带来的现实影响更值得中国人关注。过去台军遭遇突发情况,能够提前做些预警,但福建舰搭载歼-35以后,隐身编队能在极短时间内穿越海峡,飞到台湾本岛上空执行任务。配合火箭军的东风系列远程导弹,福建舰、歼-35和空警-600一起,构建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区域拒止体系。这种多维度、立体化的作战模式,对东亚安全格局来说,无疑是一次大洗牌。美方对此也很清楚,汤姆·舒加特在点评中就说过:“中国航母如果在西太平洋活动,还会有数百枚远程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为它保驾护航。”这已不仅仅是航母本身的力量,而是中国海军和火箭军、空军多兵种协同的全新战略布局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突破不仅是技术上的胜利,更是中国海军综合实力的展现。中国航母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,每一步都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。福建舰的电磁弹射、三型舰载机协同和预警指挥体系,就是中国科技和工业能力的真实写照。美国军方鹰派的惊呼,不只是出于对手的敬畏,更是对自身压力的感同身受。未来的海上博弈,已经不再是单纯“谁的航母吨位大”,而是拼谁的科技更强、系统更完善、协同能力更卓越。

我个人觉得,福建舰的亮相其实给中国普通人带来的意义远不止军事层面。它让我们看清了中国技术自信和团队协作的力量,也让世界再一次正视中国在高端制造上的崛起。无论是军迷,还是对科技感兴趣的朋友,福建舰无疑都是中国新时代大国实力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