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27日,泽连斯基跑到白宫见特朗普,原本打算讨论矿产合作协议和停火的事,没想到谈着谈着竟然就闹起来了。
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拖延谈判,副总统万斯也插话指乌克兰在赌全球大战。泽连斯基则辩解说俄罗斯总是不守协议,但特朗普当场终止会议,让泽连斯基离开了。视频一经传出,全球都看到这场尴尬局面。
第二天,特朗普下令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,前提是乌克兰要接受俄罗斯的让步,比如转让矿产权益和在占领区举行选举。乌克兰政府立马回应,表示没有实实在在的保障和平,他们绝对不会接受这套条件。
基辅街头一下子炸开了锅。3月1日那天,气温降到零下1度,雪花纷纷飘落,大家心情都挺沉重。在独立广场,有人去献花,默哀那些在前线失踪的士兵。采访时,有个中年男子说,他的儿子战场上消息全无,本来就够折腾的,现在美国这一行动让人更觉得绝望。
志愿者们在筹集资金的时候,也坦白了,美国人骗了乌克兰,大家都陷入了他们的圈套。甚至有拉脱维亚去的志愿者提到,特朗普的威胁让整个欧洲都吃了一惊,得重新考虑和美国的关系。
在社交平台上,乌克兰网友纷纷发帖,吐槽特朗普当面羞辱泽连斯基,直言和其在压力下签协议还不如早点离开。有的还指出,美国根本没有展现出对乌克兰的同情,安全保障也不靠谱。大家都挺泽连斯基,觉得他勇敢敢说“不”。
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、总理什梅加尔以及军方总司令瑟尔斯基都发声保证,军队和人民是一心的。泽连斯基本人3月4日公开表示,虽然会晤令人惋惜,但美国的支持还是很关键,另一方面也开始向欧洲寻求帮助。欧洲这边都挺震惊的,像拉脱维亚等国都呼吁大家重新评估和美国的合作关系。
俄罗斯方面挺高兴的,媒体还调侃美国乌克兰闹崩了。普京办公室表示,这也印证了西方内部不团结。特朗普的政策没什么变化,继续施加压力,3月3日正式宣布暂停援助乌克兰。乌克兰前线压力变得更大,靠现有的库存打仗,还发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。
到2025年7月,赫格塞斯又单方面暂停了一部分武器的输送,比如防空导弹,还说要重新审查预算。乌克兰军队也在调整战术,依靠欧洲提供的无人机继续打仗。街头募捐的活动变多,大家都在为前线献爱心。局势变得更僵持,乌克兰的损失也在增加,但欧洲方面弥补了一部分空缺。
在北约会议上,成员国们提出了自己独立的防御策略,不再完全依赖美国的帮衬。乌克兰社会的凝聚力变得更强,可对美的信任已经彻底崩塌。有些评论指出,这事揭示了美乌关系的真实面貌:美国始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,乌克兰不过是个被用来牵制别人的工具罢了。
战火仍在持续,美国暂停援助让乌克兰的阵地变得更脆弱,俄罗斯的攻势虽然慢了些,但还没有停止。欧洲国家的支援维持着局面,但从长远看,乌克兰还得得到更多帮助。泽连斯基亲自去前线视察,推动国内的动员工作,志愿者的人数在增加,不过大家的疲惫感也越来越明显。有些人感叹,要早知道会这样,当初就别相信美国的一些承诺。
美国的信誉出了点问题,其他国家都看在眼里呢,俄罗斯也变得更大胆了,普京还说西方已经开始分裂。乌克兰人也吸取了教训,觉得靠自己才靠谱,于是政府大力推动军事工业,专注于无人机和导弹的研发。国际上态度不一,有人谴责美国,也有人觉得现实就是如此,没人能幸免。
总的来看,乌克兰人民的愤怒确实有理有据。
本来觉得是伙伴,没想到竟成了交易的工具。欧洲得担起责任,乌克兰还得坚持战斗。
战事还没停,但心态已不同:不再指望他人,完全靠自己撑起一片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