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能想到一张登机牌也能把人逗笑?黄女士一拿到就咯咯笑出声——不是因为航班便宜,而是这张登机牌像幅小画,把出行的期待一下子拉满。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趁着国际机场博览会的热闹,给登机牌做了大改造,目的直白又暖心:让“服务”变成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品牌升级。
登机牌上最抓眼的,是那组三色舷窗:天际蓝、金穗黄、春风绿,分别对应三座航站楼。设计师把“用色当楼”的主意搬到了票面上,匆忙中只要看颜色就能认清方向,误机的几率自然被压低。会展会标被印在显眼位置,把白云机场的LOGO、航站楼轮廓和莫比乌斯环合成一个绽放图形,像只即将展翅的大鸟,传达出“白云,连接寰宇”的气势。细节里透着野心:一张小票把机场要办的大事讲成了一个画面。
贴心也不是空话。新版把航班号、登机口、登机时间、座位号放大并重排,阅读层级更清晰,对老年旅客和视力不佳的人友好得多。国内值机室主任陈佳说,希望借这次博览会向世界展示服务体验和视觉设计的双重创新。票面还有个实用彩蛋:扫码关注“机场通”,查航班、行李、交通信息一站搞定,纸质与数字的联动形成了闭环。
这次升级并非一夜之间的惊艳,而是有节奏的推进:先把视觉符号与航站楼对应,再把可读性和无障碍体验做实,最后把服务延伸到线上。表面看是颜值和功能的优化,深处则是白云在构建更智慧、更有人情味的旅客体验系统,把品牌形象和服务效率一并拔高。
不少老旅客也点赞。有人说“第一张票就像热情的导游”,有人打趣“登机牌比我房间的装饰还好看”。长期关注民生的网友评价:这样的细节,比单纯堆设备更容易赢得口碑。
1、可以继续发力的方向
- 更醒目的色盲友好选项,保证不同光线下颜色识别无误。
- 在登机牌背面加入简短的温馨提示:如晚点应对、行李限重小贴士,语言更生活化一些。
- 借助可拆式小票或撕线设计,把登机信息和交通接驳券分开,老年人拿着更顺手。
2、把服务的“最后一米”做到更暖
- 值机台加装简易放大镜或显示屏一键放大票面信息,方便视力不佳旅客即时确认。
- 在人工值机柜台设置“慢节奏通道”,有专人用耐心和温和语气一次性把流程讲清。
- 把乘客真实反馈做成简短语音或文字示例,贴在值机区,让服务人员随手学习改进方式。
3、把科技和情感结合得更好
- QR码不仅查信息,还能一键呼叫地面服务,如行李协助或轮椅。
- 试行“登机牌记忆”小功能:常旅客可预设偏好(靠窗/过道、慢办理等),值机时自动匹配。
好的旅程,往往从第一张票开始。白云机场这次把建筑美学、博览会的精神和实际服务需求揉进一张小纸片,既有颜值也有温度。你还希望在值机台看到哪些贴心细节?欢迎说出你的奇思妙想,一起把旅途变得更省心、更有人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