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康养迎机遇!16万亿风口下的发展与机会

 144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29 21:56

家里有老人的朋友可能都发现了,现在找个靠谱的康养地越来越难。毕竟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有3.1亿,占了总人口的22%。这么多人需要优质的康养服务,也让健康产业成了16万亿的大风口。而海南,正借着这个东风悄悄发力。

国家早就提出《健康中国2030》,要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康养目的地。海南也紧跟着出台了《三年行动方案(2025-2027)》,打算借着封关运作的机会,把自己的生态优势变成产业优势。这步棋走得可真不简单。

海南在康养产业上有套清晰的布局。东部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,主打的就是高端医疗和短期疗养,有啥复杂的健康问题在这儿能得到专业照顾。南部的三亚中医药康养基地,把黎苗医药和中医理疗结合起来,喜欢传统养生的人肯定喜欢。

中部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个天然的疗养地,去那儿走一走,呼吸新鲜空气,就是所谓的气候疗法和森林浴。北部的海口都市圈以澄迈为核心做社区康养,方便当地老人。西部则在搞生态康养试验区,探索可持续的开发模式。

在产业融合上,海南也有自己的办法。医养融合推出了专病专康服务包,像呼吸系统、睡眠障碍这些问题,都有针对性的康养方案。旅养融合设计了10条康养旅游线路,还有银发旅游列车,让老人能边旅游边康养。

居养融合建了社区健康管理中心,还有智慧健康管理平台,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康服务。林养融合打造了森林康养步道和芳香疗法基地,把大自然的疗愈力充分利用起来。而且海南在政策上也有突破,存量建筑转康养用地有5年过渡期,养老信贷增速达到23%,还试点了康养REITs。

说到海南康养,就不得不提澄迈这个“世界长寿之乡”。这里百岁老人密度达到34.9/10万,是联合国标准的4.6倍。为啥这儿的人这么长寿?和当地的环境分不开。

澄迈56%的耕地是富硒土壤,硒元素被称为“抗癌元素”,对身体很有好处。有数据显示,北方高血压患者迁居到这儿后,炎性因子下降了30%以上。而且澄迈在“1小时海口生活圈”里,医疗、交通、商业配套都能享受到溢出效应。

当地还有苏东坡长寿文化IP,海澄文文化圈的社会生态也很包容。现在澄迈正从“长寿标签”向“康养科技”升级,发展硒元素深加工产业链。金江县城、老城科技新城和富力红树湾形成“两城一窗”引擎,推动文旅康养综合体发展。

富力红树湾是澄迈康养的一个标杆。它有2200亩红树林湿地,占了项目的30%,就像个“海洋绿肺”,能释放疗愈因子。住在这儿的业主,慢性病复发率下降了45%以上,社群活动参与率达到83%。

在服务上,这里有社区医院,还和三甲医院有远程诊疗合作,有20多项专业配套。康悦学院有1800名学员,60多个社群,一年能搞300场主题活动。旅居产品也很丰富,星海湾适合家庭,天海湾更轻量化,能提供5万张康养床位。

它和博鳌乐城分工明确,主打“养为主、医为辅”,还联动临高、海口的旅游资源,成了环岛康养的集散枢纽。

海南康养要抢占16万亿市场,还有些问题要解决。在国际化方面,可以拓展北欧、东欧的气候移民和东南亚的医疗旅游客群,引入ISO康养服务标准,向瑞士、日本看齐。

科技赋能也很重要,推广可穿戴设备和AI健康监测站网,发展红树林碳汇交易和生态康养金融试点。还可以设立“康养产业引导基金”,撬动社会资本投入,建立“海南康养指数”,从环境、服务、医疗三个维度做评价。

海南的生态优势是不可复制的,空气质量达99.4%,人均寿命80岁。封关后,跨境医疗支付、器械进口免税等政策叠加,会带来更多红利。短期可以打响“到海南畅呼吸”“森养海南”品牌,长期构建“全球康养消费目的地”数字平台。

海南康养的发展势头很猛,既有政策支持,又有自身优势。你觉得海南能成为大家心中理想的康养地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