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大盘被锤得生活不能自理,市场上总会冒出一群大师,开始念叨“十年长牛”的经。
这套路就跟健身房卖卡一样,年初告诉你坚持锻炼明年你就是彭于晏,年底发现你只是个坚持花钱的冤大G晏。
最近我那个2018年山顶上车,至今还在和基金经理互相伤害的发小,又拿着手机来给我看“史诗级牛市”的檄文,眼神里充满了“这一次我必回本”的光芒。
我看着他,就像看到了无数被宏大叙事忽悠瘸了的兄弟姐妹。
“十年牛”这个词,本身就是个玄学,一半是基于现实的合理推演,一半是麻痹散户的迷魂汤。它就像渣男的承诺,听着很美,但你要是敢拿身家去赌,最后大概率只剩下一句“爱过”。
今天,咱们就把这碗汤里的鸡精、味精、香精都撇了,看看骨头到底长啥样。
先说点让人开心的,为什么“十年牛”这事儿,总有人信,而且还有点道理。
因为它背后有几个硬邦邦的逻辑在撑着。
第一个,是钱的搬家路线变了。
过去二十年,普通人暴富的密码就两个字:买房。有钱就砸售楼处,没钱借钱也要砸售楼处。因为所有人都相信,房价永远涨,土地财政就是最硬的后台。
但现在风向变了,“房住不炒”这四个字,比开发商的职业道德还铁。房子从一个金融产品,开始回归它的居住属性。以前那个“买到就是赚到”的水池子,现在更像个“买到就站岗”的泥潭。
与此同时,银行利率跟老爷爷的腰一样,一降再降。你把钱放银行,别说跑赢通胀,能跑赢你家楼下菜市场的涨价速度都算你牛。
钱是闲不住的,它们就像下班回家憋了一路的打工人,总得找个厕所释放一下。楼市这个豪华公厕关门了,银行这个坑位又太小,那放眼望去,股市就成了那个唯一还算宽敞的移动厕所。
你看公募基金的规模,2019年才14万亿,现在直奔30万亿去了。这不是口号,这是无数普通人,用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,被迫投出来的票。这种居民资产的“乾坤大挪移”,是支撑未来市场最底层的活水。
第二个,是场子里选手的体格变强了。
以前说起A股,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白酒医药,商业模式约等于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”。但现在你再看,画风完全不一样了。
新能源车从中军打成了王牌,直接把德国日本的老师傅们干沉默了;光伏产业捏着全球70%以上的产能,是真正意义上的“不服憋着”;AI算力虽然还有差距,但也算是在牌桌上有了个座位。
这些公司,不再是玩儿概念、讲故事的PPT战神,它们是真的有产品、有订单、有利润。我去年去长三角调研一家搞储能的企业,老板说订单都接到后年了,愁的不是怎么卖,是怎么招人。
这种从“模式创新”到“硬核科技”的转变,才是长牛真正的脊梁骨。美股为什么能长牛?靠的是苹果、微软、英伟达这些公司,像印钞机一样,源源不断地从全世界赚钱,然后给股东分红。我们的A股,也开始有这种味道了。这叫基本面,是商业逻辑里的“肌肉”。
第三个,是裁判的哨子变严了。
以前的A股,退市比登天还难,各种花式保壳、财务洗澡,上市公司和股东的关系,约等于PUA。
现在呢?2024年退了四十多家,造假被发现,不仅要被罚得底裤都不剩,还要被强制退市。这种“打扫屋子再请客”的决心,虽然来得晚,但总归是来了。
这就像一个脏乱差的菜市场,以前你买菜不仅可能缺斤短两,还可能买到地沟油炒的熟食。现在市场管理员开始严打,虽然还是有小偷小摸,但至少敢当众卖地沟油的,会被直接掀摊子。
市场干净了,骗子少了,好公司才能被看见。
所以你看,“钱在搬家、公司在变强、规则在变严”,这三件事凑在一起,你问“十年牛”有没有可能?当然有。但这只是可能性,不是保证书。
最要命的,是那些鼓吹“十年牛”的大师们,只给你看了这张美好的体检报告,却没告诉你报告角落里那行小字:所有解释权归本院所有,手术风险自负。
现在,咱们往这盆火上浇点冰水。
第一个需要戳破的泡泡,就是所谓的“国家意志”。
很多人觉得,国家希望股市好,所以股市就一定会好。这个逻辑,天真得就像以为只要我努力,老板就一定会给我加薪一样。
2015年股灾前,全市场都在喊“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”,高呼“改革牛”,结果呢?杠杆一断,千股跌停,多少中产一夜返贫。你亏钱的时候,能打电话给谁说“我是响应国家号召才满仓的,请把钱还给我”吗?
“国家意志”是宏观叙事,是你亏钱了新闻联播不会为你默哀的存在。它指向的是一个方向,比如“服务实体经济”、“优化资源配置”,而不是保证你个人账户一定赚钱。把“希望”当成“必然”,是赌徒心态的第一步。这种心态,跟当年冲进三四线城市买房,相信“房价永远涨”的人,本质上没区别,都是瞎积薄发。
第二个要命的问题是:“十年牛”是一个长期概念,但你的钱可能只是个短期过客。
机构跟你谈十年,是因为他们的钱大部分是募集来的,亏了也有管理费拿,耗得起。但你的钱呢?可能是下个月的房贷,是孩子明年上辅导班的费用,是父母准备看病的救命钱。
我邻居阿姨,2020年听信一个“专家”,买了某“核心资产”,说要拿到2030年。结果2022年家里急用钱,只能含泪割肉,亏了快一半。
你看,这就是现实。
宏大的十年,是由无数个具体的今天组成的。
你没法跟医院说“医生,等牛市来了我再交手术费”。
你也没法跟老板说“房租先欠着,十年后我连本带利还你”。
你甚至没法跟自己说“没事,亏了就亏了”,因为那每一分钱,都对应着你现实生活中的一份责任。
把需要短期兑现的钱,投到一个需要长期忍耐的市场里,这不叫投资,这叫给自己的生活埋雷。
所以,问题的关键根本不是“十年牛到底来不来”,而是“就算牛市真的来了,你凭什么能赚到钱?”
A股的特点是牛短熊长,波动极大。就算是一个长达十年的牛市,中间也可能出现两三次30%甚至50%的回撤。这就好比坐过山车,虽然终点在山顶,但中途有好几个垂直俯冲。
你敢保证,在第一次俯冲亏掉30%的时候,你不会因为恐惧而清仓吗?
你敢保证,在市场横盘两三年,你的账户纹丝不动的时候,你不会因为不耐烦而去追逐那些短期的热点吗?
你敢保证,在你身边的人都因为追涨杀跌赚了快钱,而你还在傻傻坚持的时候,你不会动摇吗?
事实是,大部分人都保证不了。A股就像大众情绪的心电图,大部分时间在划水,偶尔来一次ICU级别的抢救。能活下来的,从来不是那些预测顶和底的“神”,而是那些懂得敬畏、严守纪律的“人”。
我认识一个在市场里混了快二十年的老炮,他说他从不信什么“十年牛”,他只信自己的交易系统。他账户里有几条铁律:单只股票仓位绝不超过15%,亏损10%无条件止损,大涨之后分批止盈。他去年市场那么差,整体就亏了5%,今年这波反弹,又把利润做了回来。
你看,真正的高手,赌的不是天命,是概率和规则。他们把投资当成一场拳击比赛,比的不是谁的拳头更重,而是谁更能控制节奏,在对手喘息的时候给一记闷拳,在自己挨打的时候能护住要害。他们玩的是快种快收的逻辑,而不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颗十年才可能结果的树上。
所以,别再问别人“十年牛”会不会来了。先问问自己三个直击灵魂的问题:
第一,如果明天市场毫无征兆地暴跌20%,我账户里的钱,会不会影响我下个月的饭碗?
第二,这笔投入股市的钱,我能不能做到三年之内完全不用动它,哪怕是家里人生病?
第三,如果十年牛市最终被证伪,我能不能接受本金的永久性损失,而不会捶胸顿足?
如果这三个问题,你的答案都是斩钉截铁的“能”,那恭喜你,你有了一张参与这场长期游戏的入场券。你可以去定投一些宽基指数,或者买入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好公司的股票,然后把交易软件删了,耐心等待。
如果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是“不能”或者“不确定”,那我劝你,先把大部分钱放在安稳的地方。毕竟,在投资这场游戏里,最悲惨的结局不是没赚到钱,而是把养家糊口的钱亏光了,还得跟家人强颜欢笑说:“别怕,史诗级牛市就快来了。”
A股不是提款机,也不是许愿池。它就是一个放大器,放大你的贪婪,也放大你的恐惧。
什么时候,我们的市场里,退市的公司比新上市的多,分红的公司比只会圈钱的多,普通人赚钱的笑声比割肉的哭声多,那不用任何人说,牛市自然就来了。
在此之前,活着,比什么都重要,尤其是在一个连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来的市场里。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