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盘15元的学生午餐,竟让孩子吃到呕吐不止!这不是偶然事件,2025年9月15日,上海多所学校的配餐中出现“有臭味”的虾仁炒蛋,被紧急撤换。更让人揪心的是,有家长反映,自己一年级的孩子在学校吃饭后恶心呕吐,孩子说“菜有臭味,我都吃到呕吐了”,甚至回到家后一提及午餐,孩子仍会不适地说,“妈妈别说了,想到这个菜,我又想吐。”
这起事件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提供该餐食的是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,一家日供餐量超过50万份,服务上海50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知名企业。事件发生后,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,但记者在尝试联系相关部门时,却多次遭遇电话无人接听的情况。
学生家长邵女士在事件发生后感到无比揪心,因为她女儿的学校配餐同样由绿捷公司提供。她的担忧很快成了现实。第二天,女儿就从学校打来电话,诉说吃完午餐后感到不适,甚至呕吐。孩子描述,有一个菜特别咸,还有一份萝卜汤闻起来有奇怪的臭味,“闻到就想吐”。
这不仅仅是邵女士一家遇到的个别问题。通过家长群的交流,她发现其他孩子也普遍反映学校配餐“没有营养,不好吃”,里面有很多油炸食品和速冻的鸡鸭肉。一位家长无奈地表示,“我们做家长的,只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吃上一顿安心,健康,温暖的午饭,不要再拿不新鲜,不健康的东西糊弄我们的孩子了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在虾仁炒蛋被撤换的当天,学校给孩子们发放了小面包作为替代。然而,这个看似简单的替代品却再次引发了家长的忧虑。有家长拍下了面包的配料表,照片显示里面包含了精炼植物油,白砂糖,以及各种香精,添加剂种类繁多。一位家长直言,“感觉就很不干净。”这让人不禁质疑,在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时,提供的替代方案是否真的考虑了孩子的健康。
面对质疑,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回应显得轻描淡写。公司声称,问题仅限于“虾仁里有细沙”,并强调“不是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,不存在别的食品安全问题”。公司表示会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深刻反思。
然而,这样的回应难以平息家长们的怒火。当媒体记者试图向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,区教育局等多部门进一步了解情况时,过程却颇为曲折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科的工作人员表示采访需联系局办公室,但局办公室的分机号多次拨打均未被接听。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则明确,学校配餐的主管部门是市场监督管理局。区教育局的对外公示电话同样多次拨打未获接听。这种沟通上的障碍,无形中加深了家长们的焦虑和对监管效力的疑虑。
据高年级学生家长介绍,按往年惯例,学校的餐费可能在每餐15元或者18元。家长们并非不愿意为孩子的午餐付费,他们期望的是物有所值,是孩子能吃上安全,健康,有营养的饭菜。
邵女士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,希望监管部门能够严肃调查此次事件。如果绿捷公司的配餐确实存在问题,希望能够更换供应商。“即便是不能替换,也要允许孩子们自己带饭菜,不能强迫孩子们吃自己不喜欢的饭菜。至于签免责协议之类的,那是后面的事,我们可以再商量。”这不仅仅是对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反应,更是对长期以来学生午餐质量问题的集中爆发。